impact
2019.06.18
◆ ◆ ◆ ◆
中國應學習日韓發(fā)展民族汽車工業(yè)
西子聯(lián)合董事長王水福
◆ ◆ ◆ ◆
6月1日,基石大家課堂暨鵬瑞灣區(qū)論壇——經濟轉型與商業(yè)變革,在世界上最高的音樂廳——深圳灣1號T7云頌音樂廳成功舉辦。本次論壇由基石資本與鵬瑞集團聯(lián)合主辦。
華夏新供給經濟學研究院首席經濟學家、財政部財政科學研究院所原所長賈康教授,和阿里巴巴產業(yè)互聯(lián)網研究中心主任、湖畔大學教授陳威如先生分別發(fā)表了精彩演講。
同時,基石資本董事長張維、鵬瑞集團董事會主席徐航、中歐工商管理學院教授副教務長許定波,以及中歐CEO五班同學代表新華都董事長、云南白藥控股董事長陳發(fā)樹,西子聯(lián)合董事長王水福,遠東控股董事局主席蔣錫培等也做了精彩致辭或演講。
本文為西子聯(lián)合董事長王水福先生的演講。
王水福先生回顧了自己從農機配件做到飛機部件的歷程,包括成為中國商飛C919大飛機,以及空客、波音、龐巴迪供應商的經歷。他指出,航空領域看似一個非常危險的行業(yè),但因為對產品質量的要求極高極嚴,也因此而變得非常安全。
王水福先生還提出,中國應該學習日本與韓國,發(fā)展民族汽車品牌,拉動整體制造業(yè)水平上升。他認為可以綜合利用江浙滬資源,打造一個高端民族汽車品牌。
各位朋友大家上午好,很榮幸今天能有機會與在座各位十多年的老同學們一起聊一聊。
今天的主題是轉型升級與變革,這個話題與我這十年來所做的事業(yè)非常契合。
從農機到大飛機——個人夢想實現(xiàn)與企業(yè)的轉型升級
2009年,我拿到了中國C919大飛機的供應商資格,距今正好10年,剛拿到C919大飛機許可證時,我感到非常激動,后來感到非常辛苦,再后來感到痛苦,現(xiàn)在總算看到了曙光,多年來一直是痛苦并快樂著,所以轉型升級確實是一個曲折而又偉大的課題。
十年時間,投入了十個億,擁有了現(xiàn)在的團隊和先進的設備,但依然沒有顯著的回報,于是期間我也開始接觸空客、波音、龐巴迪,為他們做一些配套。
現(xiàn)在世界上每個月大約生產120架民用飛機,空客、波音、龐巴迪是最主要的三家,每架新生產的飛機都有我們西子航空的零部件,如空客A320飛機前起落架艙、波音737飛機的駕駛艙復材內飾件等、龐巴迪A220飛機的服務門等。
所以,我一直很感謝中國商飛,沒有C919大飛機,我們就沒有機會跟空客、波音、龐巴迪進行交流與合作。
涉足航空行業(yè)后,我對于產品質量的管理理念有了更深一步的認識和理解。
很多人勸我航空不能干,產品太危險。進入航空領域以后,我感覺到確實是危險,但越危險的地方越安全。2017年,歐洲航空安全局(European Aviation Safety Agency,EASA)對西子航空進行了民用航空器材的生產批準審核。因為我們是空客的一級供應商,也必須要接受檢查。其實我們并不緊張,但空客比我們更緊張。如果我們檢查不合格,會連累空客也要停產,所以空客對我們是無條件地幫助與支持。航空制造是一個非常危險的行業(yè),但也因此而非常安全。在這次審核之前,我們內部進行了幾輪細致而徹底的整改,對企業(yè)的管理能力及員工素質也實現(xiàn)了一次提升。
我認為轉型升級是非常痛苦的過程,就算是形勢好的企業(yè),也很難轉型升級。
我在創(chuàng)業(yè)早期做的是農機配件,1981年開始生產電梯。當初客戶買不到電梯,只買到一套電梯圖紙,找到我們農機廠來加工。后來因為難度大做不下去了,我們便把上海電梯廠已經退休的廠長請過來,在這個機緣巧合下,便開始了我們西子自己的事業(yè)。
我的夢想什么?我原來是做農機配件的,希望能夠在航空制造領域完成我的歷史使命,我也是為了實現(xiàn)自己的夢想走出了西子的轉型升級之路。
一個人總要有一個理念,有一種信心。我也是在機緣巧合下進入到航空制造這樣的特殊行業(yè)。從電梯、鍋爐、立體車庫、地鐵盾構機,再到航空制造。我們旗下的杭鍋集團去年還拿到了核電鍋爐的許可證,西子一直不斷在向高端制造邁進,同時我也希望以航空高端制造的理念、習慣、標準來對原有電梯、鍋爐、盾構機、停車設備等產業(yè)領域進行管理輸出,實現(xiàn)真正的制造升級!
今年我還請了華為咨詢團隊幫助我們開展企業(yè)內部變革,希望通過引進華為理念來指導管理,建立一套完整的管理體系。企業(yè)要變革,我光有想法但沒有辦法,所以請了這個團隊過來。
我用了十年來完成轉型升級,希望能夠花五年實現(xiàn)真的變革,建設起好的體系,能夠將機會給到真正能干事情的人,以奮斗者為本,這樣企業(yè)才能真正在社會中立足。華為是中國企業(yè)的驕傲,也是我們的樣板和標桿。變革是一個痛苦的過程,關鍵是要堅定自己的意志、決心和信心,我們有信心也有決心能夠跨過變革這一關,也希望在座的各位同學朋友來幫助指導。
統(tǒng)籌江浙滬資源,打造高端民族汽車品牌
我認為現(xiàn)在的經濟形勢很嚴峻,但也有很多機遇。大浪淘沙的時代,會加快整個產業(yè),特別是民族工業(yè)的轉型升級,也進一步加快變革速度。現(xiàn)在很多人認為汽車制造業(yè)正在下坡路,但我認為,這對于民族品牌的汽車制造企業(yè)來說,可能是一個難得的機會。打個比方,假如我們紅旗轎車的質量和大眾、奧迪、福特等國際品牌質量接近的話,我想很多人也會考慮買一輛紅旗轎車。我們中國人的愛國情懷、民族自豪,就是民族汽車品牌的機會。
日本1936年制定汽車行業(yè)法,第一條就是國產化,韓國也是一樣,以汽車拉動制造業(yè)。我相信中國政府也一定會開始強調國產化和民族產業(yè),社會需要高端的民族品牌和民族產業(yè),這是巨大的潛在市場,而我們的民族品牌質量還有待提高。
改革開放四十多年來,哪怕我們有了大量的汽車制造人才,我們依然沒有解決生產高端核心產品的難題,如汽車發(fā)動機、變速箱、控制系統(tǒng)甚至是汽車座椅,幾乎沒有民族品牌。這是我們制造業(yè)的悲哀。我希望有更多的年輕人能夠參與進來,為中國的民族工業(yè)添磚加瓦!
江浙滬有很多汽車制造廠,我覺得可以嘗試在江浙滬打造上海轎車、紅旗轎車這樣的高端民族品牌。讓大家像過去認可上海手表、上海自行車一樣,重新認可高端民族汽車品牌。近期的貿易問題,可以說是給我們企業(yè)家打了一針清醒劑,我們要有激情、有信心來發(fā)展我們的民族工業(yè)!
謝謝大家!
(編輯:韋依祎,責任編輯:魏錦秋,審閱:杜志鑫)
幾年前,我曾提出一個問題:中國經濟繁榮的根基是什么?
我認為是“重商主義(這里借指市場經濟)”與“儒家文化”這兩個因素的核聚變,只要我們的體制大門開一條小小的縫,中國老百姓與生俱來的聰明、勤奮、奮不顧身,幾千年窮怕了的物質主義和實用主義,就能創(chuàng)造一個新天地。
2021年,我見到一個新能源公司的董事長,談及張維迎所言“直到20世紀70年代,絕大部分中國人的生活水平不比唐宋時期好多少”,他說這是真的,1978年他沒有見過電,全家所有家當是一個小木柜。1979年,我的好朋友,一個咨詢集團的董事長考上了大學,報到前他勤工儉學,騎六七十里山路賣冰棍,山里的一戶人家,用幾個雞蛋和他換了一根,全家人排成一排每個人吮吸一囗。
在改革開放前,這是中國普遍的景象。而我們這一兩代人,在改革開放后,懷抱著對美好生活的向往,創(chuàng)造了人類發(fā)展史上的奇跡。40多年過去,我們看到,輕舟已過萬重山。偉大的中國工業(yè)革命,怎么贊揚也不為過!
而另一方面,中國用幾十年的時間,走完了發(fā)達國家?guī)装倌甑穆?,這也就注定了,我們上山的道路,更加的陡峭。同時,中國作為一個有幾千年歷史的古國,其發(fā)展正常就是“孔雀東南飛,五里一徘徊”。作為一個新興經濟體,我們講究的是實用主義,中國的政策也是因時、因勢而變的。
因此,并非一些簡單的因素就能夠遏制中國的增長,只要不出現(xiàn)戰(zhàn)爭這樣會擾亂經濟進程的極端因素,只要中國依然堅定地支持民營經濟發(fā)展,保護企業(yè)家精神,中國經濟的前進步伐就是堅定不移的。
如果認同這一點,那么無論是短期的政策、市場變化還是長期的中美對抗,都不會讓我們產生太大的焦慮。
具體從我們做企業(yè)和做投資來講,也無需過度悲觀。“沉舟側畔千帆過,病樹前頭萬木春”,在一些行業(yè)和企業(yè)衰落的同時,也永遠有一些行業(yè)和企業(yè)在崛起。
以半導體產業(yè)為例,我們不必糾結于半導體仿佛一年緊缺、一年過剩,因為問題的核心不是這個。問題的核心是第四次工業(yè)革命離不開半導體技術,而中美對峙、科技封鎖,將進一步迫使中國在所有科技領域謀求自主可控,進一步迫使中國以舉國體制解決創(chuàng)新問題。同時,當一項投資吻合科技進步趨勢和政策引導的雙重影響時,其估值亦將脫離傳統(tǒng)財務模型。這些才是中國硬科技投資的重要的底層邏輯。
看待資本市場,我們更不必計較一時的股價波動?;仡櫄v史,在資本市場發(fā)生劇烈調整時,那些優(yōu)質的企業(yè)往往也會出現(xiàn)大幅下跌,但不同的是,優(yōu)秀企業(yè)不僅能收復失地,還能再攀高峰。因此,我們繼續(xù)堅定地布局那些有核心技術、有企業(yè)家精神的企業(yè)。而從我們的投資經歷來看,那些有企業(yè)家精神的企業(yè)最終都帶領我們穿越了周期,并獲得了異乎尋常的回報。
莫愁前路無知己,天下誰人不識君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