impact
2019.06.12
這本書在今天的中國有著極為特殊的現實意義。中國人缺乏完整的民主啟蒙,天然地認為存在由少數人壟斷的“歷史規(guī)律”,相信“歷史預言”,因而不可避免地產生權力崇拜,為集體以“國家”或“正義”的名義剝奪個人的自由與民主的暴行辯護。我們一直生活在封閉社會中,從而導致了我們對其他形態(tài)的社會想象貧乏,而現在到了祛魅的時候了。
雖然《第二性》被譽為“女性主義圣經”,但它的讀者卻并不應該只局限在女性,它的意義并非僅囿于女性的自我覺醒,它對于男性理解男女雙方,以及經營彼此的關系也同樣極具啟發(fā)。若兩性得以實現真正意義上的平等,解放的不僅僅是女性,也是男性,正如波伏娃所說的,“他在讓她自由的同時,也就讓自己獲得了自由”。
李澤厚自己也是一位思想家,因此在著史的時候不同于一般學者的力求客觀、平鋪直敘,或是史家將自己隱藏在“春秋筆法”之后,李澤厚在書中盡情地展露著自己的情感與觀點,再伴之以作者絕佳的文筆,使得原本應該很是枯燥的史書讀起來十分有趣,且極富感染力。這樣雖失之客觀,卻也能借其理解,得之深刻。
這本寫于一個多世紀以前的書已經被推薦過無數次,然而今天我們依然還要向大家推薦它,正能說明這本書巨大的現實意義,甚至因為時代的變化,它正在變得更有意義。
當“烏合之眾”已經作為新時代的成語為人所熟知的時候,我們似已無必要對其再作贅述,但該詞在流行化同時也對其嚴肅意義造成了相當大程度的消解,讓人們忽視了作者深刻而深切的憂患與警示。
因此,希望大家不要把閱讀停留在書名上,深入地去了解,提醒自己保持獨立思考,不要被集體主義、民族主義,或是其他任何一種主義——哪怕是民主主義和自由主義——所裹挾。
當今人類已充分認識到科學的重要性,在科學知識上已經擁有一定的水平,然而很多人卻并未形成相應的科學素養(yǎng),欠缺科學的、理性的思維能力,尤其是邏輯思維能力。這就導致了二種截然相反的怪現象同時并存:一方面是被打著“國學”與“傳統(tǒng)文化”旗號的糟粕所蒙騙;另一方面卻又唯“科學至上”,并未意識到科學是在發(fā)展進化的,科學在于質疑,對科學的批判是科學發(fā)展的源泉。
我們期待中國的科學教育能培養(yǎng)起學生的科學精神與傳統(tǒng),而不僅僅是淪為科學知識,甚至公式知識的普及。
幾年前,我曾提出一個問題:中國經濟繁榮的根基是什么?
我認為是“重商主義(這里借指市場經濟)”與“儒家文化”這兩個因素的核聚變,只要我們的體制大門開一條小小的縫,中國老百姓與生俱來的聰明、勤奮、奮不顧身,幾千年窮怕了的物質主義和實用主義,就能創(chuàng)造一個新天地。
2021年,我見到一個新能源公司的董事長,談及張維迎所言“直到20世紀70年代,絕大部分中國人的生活水平不比唐宋時期好多少”,他說這是真的,1978年他沒有見過電,全家所有家當是一個小木柜。1979年,我的好朋友,一個咨詢集團的董事長考上了大學,報到前他勤工儉學,騎六七十里山路賣冰棍,山里的一戶人家,用幾個雞蛋和他換了一根,全家人排成一排每個人吮吸一囗。
在改革開放前,這是中國普遍的景象。而我們這一兩代人,在改革開放后,懷抱著對美好生活的向往,創(chuàng)造了人類發(fā)展史上的奇跡。40多年過去,我們看到,輕舟已過萬重山。偉大的中國工業(yè)革命,怎么贊揚也不為過!
而另一方面,中國用幾十年的時間,走完了發(fā)達國家?guī)装倌甑穆?,這也就注定了,我們上山的道路,更加的陡峭。同時,中國作為一個有幾千年歷史的古國,其發(fā)展正常就是“孔雀東南飛,五里一徘徊”。作為一個新興經濟體,我們講究的是實用主義,中國的政策也是因時、因勢而變的。
因此,并非一些簡單的因素就能夠遏制中國的增長,只要不出現戰(zhàn)爭這樣會擾亂經濟進程的極端因素,只要中國依然堅定地支持民營經濟發(fā)展,保護企業(yè)家精神,中國經濟的前進步伐就是堅定不移的。
如果認同這一點,那么無論是短期的政策、市場變化還是長期的中美對抗,都不會讓我們產生太大的焦慮。
具體從我們做企業(yè)和做投資來講,也無需過度悲觀?!俺林蹅扰锨Х^,病樹前頭萬木春”,在一些行業(yè)和企業(yè)衰落的同時,也永遠有一些行業(yè)和企業(yè)在崛起。
以半導體產業(yè)為例,我們不必糾結于半導體仿佛一年緊缺、一年過剩,因為問題的核心不是這個。問題的核心是第四次工業(yè)革命離不開半導體技術,而中美對峙、科技封鎖,將進一步迫使中國在所有科技領域謀求自主可控,進一步迫使中國以舉國體制解決創(chuàng)新問題。同時,當一項投資吻合科技進步趨勢和政策引導的雙重影響時,其估值亦將脫離傳統(tǒng)財務模型。這些才是中國硬科技投資的重要的底層邏輯。
看待資本市場,我們更不必計較一時的股價波動?;仡櫄v史,在資本市場發(fā)生劇烈調整時,那些優(yōu)質的企業(yè)往往也會出現大幅下跌,但不同的是,優(yōu)秀企業(yè)不僅能收復失地,還能再攀高峰。因此,我們繼續(xù)堅定地布局那些有核心技術、有企業(yè)家精神的企業(yè)。而從我們的投資經歷來看,那些有企業(yè)家精神的企業(yè)最終都帶領我們穿越了周期,并獲得了異乎尋常的回報。
莫愁前路無知己,天下誰人不識君!